霜松
基本解释
词条:『霜松』
拼音:shuāng sōng
注音:ㄕㄨㄤ ㄙㄨㄥ
解释:即松。松能傲霜﹐故称。语本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自悲:「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
元代.白朴.水龙吟 送张大经御史:「对霜松露菊,荒凉三径,等闲又、登高后。」
宋代.陈著.宝鼎现:「算万事、都是空花,雪柏霜松镇好。」
宋代.陈著.真珠帘:「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
宋代.黄庭坚.古乐府白紵四时歌:「北风降霜松柏雕,天形惨澹光景销。」
基本字义
霜shuāng(ㄕㄨㄤ)
1、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2、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3、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4、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基本字义
松(鬆)sōng(ㄙㄨㄥ)
1、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针。松脂。松香。松子。
2、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松。土质松软。蓬松。宽松。疏松。松懈。
3、放开:松手。松绑。松心。
4、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松。鱼松。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