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坐
基本解释
词条:『食坐』
拼音:shí zuò
注音:ㄕˊㄙˋ一ˋ ㄗㄨㄛˋ
解释:进餐时的座位。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咏怀:「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
唐代.李颀.杂曲歌辞·缓歌行:「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宋代.王安石.寄题睡轩:「嗟予久留连,窃食坐无为。」
明代.王鏊.次韵杨维立初入史馆:「气合每联朝食坐,事多长后午朝回。」
宋代.苏辙.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深愧贫民饥欲死,可怜肉食坐称贤。」
基本字义
食shí(ㄕˊ)
1、吃:食肉。食欲。
2、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其他字义
食sì(ㄙˋ)
1、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其他字义
食yì(一ˋ)
1、用于人名: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基本字义
坐zuò(ㄗㄨㄛˋ)
1、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2、乘,搭:坐车。坐船。
3、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4、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6、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7、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9、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10、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11、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