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苗
基本解释
词条:『黍苗』
拼音:shǔ miáo
注音:ㄕㄨˇ ㄇ一ㄠˊ
解释:黍的幼苗。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和祝苍华:「根稀比黍苗,梢细同钗股。」
唐代.包何.江上田家:「黍苗期腊酒,霜叶是寒衣。」
唐代.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秋至黍苗黄,无人可刈获。」
先秦.诗经.黍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先秦.诗经.下泉:「芃芃[1]黍苗,阴雨膏之。」
基本字义
黍shǔ(ㄕㄨˇ)
1、〔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基本字义
苗miáo(ㄇ一ㄠˊ)
1、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
2、形状像苗的:火苗儿。
3、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
4、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苗。卡介苗。
5、子孙后代:苗裔。
6、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苗绣。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