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典
基本解释
词条:『事典』
拼音:shì diǎn
注音:ㄕˋ ㄉ一ㄢˇ
解释:
1.治事的规章。
2.专门辑集有关礼制事件的类书。《明史.艺文志三》有徐袍着《事典考略》六卷。
3.典故之一类。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别于语典。
古代诗词
宋代.方岳.寄陈国录:「不惯事典签,与子书亦懒。」
宋代.赵蕃.晚秋郊居八首:「积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随事典衣袍。」
元代.张昱.送春:「送春何事典春衣,销得杨花几度飞。」
明代.卢龙云.正学发潜卷为韶州李封君作二首 其一:「努力追千古,潜心事典坟。」
宋代.张方平.英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三:「朝廷留事典,户牖想容光。」
基本字义
事shì(ㄕˋ)
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服侍:事父母。
基本字义
典diǎn(ㄉ一ㄢˇ)
1、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
2、标准,法则:典章。典制。典故(a.典制和掌故;b.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
3、指典礼:盛典。大典。
4、主持,主管: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
5、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典卖。典押。典契。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