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杵
基本解释
词条:『香杵』
拼音:xiāng chǔ
注音:ㄒ一ㄤ ㄔㄨˇ
解释:捣衣棒槌的美称。
古代诗词
明代.杨慎.月团茶歌:「腻鼎腥瓯芳醑兰,粉枪末旗香杵残。」
清代.王士禛.海棠春午睡晚浴夜坐 其四:「听断续、细腰香杵。」
清代.赵熙.一寸金 秋分月夜:「念玟砧香杵,红灯如豆,刀镮马策,青丝成雪。」
清代.吴绮.海棠春 其三 夜坐:「那更理、玫砧香杵。」
明代.区大枢.捣衣:「力从香杵竭,思绕玉关长。」
基本字义
香xiāng(ㄒ一ㄤ)
1、气味好闻,与“臭”相对: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2、舒服:睡得香。
3、味道好:这鱼做得真香。
4、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
5、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
6、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香闺。香艳。
7、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
8、姓。
基本字义
杵chǔ(ㄔㄨˇ)
1、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杵臼。砧杵。杵臼交(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
2、用长形的东西戳:杵了他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