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女祠
基本解释
词条:『湘女祠』
拼音:xiāng nǚ cí
注音:ㄒ一ㄤ ㄋㄩˇㄖㄨˇ ㄘˊ
解释:即湘山祠。
古代诗词
明代.何景明.寄岳阳庞推官四首 其四:「轩辕台上清风树,湘女祠边日暮花。」
明代.李昌祺.题兰 其六:「湘女祠前半夕晖,采芳纫佩志空违。」
明代.俞彦.潇湘神 其二 刘宾客体。以上二调俱相似,实不同,宜细辨之:「湘女祠。」
清代.黄绍弟.读辛忠敏南渡录:「鼎湖一去龙为鱼,湘女祠前斑竹枯。」
基本字义
湘xiāng(ㄒ一ㄤ)
1、〔湘江〕水名,源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
2、湖南省的别称:湘绣。湘剧。湘菜。湘语。
基本字义
女nǚ(ㄋㄩˇ)
1、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女。
2、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其他字义
女rǔ(ㄖㄨˇ)
1、古同“汝”,你。
基本字义
祠cí(ㄘˊ)
1、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祠堂。祠庙。宗祠。
2、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