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声
基本解释
词条:『俗声』
拼音:sú shēng
注音:ㄙㄨˊ ㄕㄥ
解释:尘世的喧扰声。
古代诗词
唐代.李贺.绿章封事:「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唐代.孟郊.山中送从叔简:「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
两汉.无名氏.斑竹:「交戛敲欹无俗声,满林风曳刀枪横。」
宋代.阮阅.郴江百咏并序·崇德河:「楚俗声音误最多,近来方证桂门讹。」
宋代.释文珦.言志:「山木有嘉荫,山禽无俗声。」
基本字义
俗sú(ㄙㄨˊ)
1、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基本字义
声(聲)shēng(ㄕㄥ)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2、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4、名誉:名声。
5、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