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谏
基本解释
词条:『司谏』
拼音:sī jiàn
注音:ㄙ ㄐ一ㄢˋ
解释: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主管督察吏民过失,选拔人才。唐门下省的谏官,有补阙﹑拾遗。宋太宗端拱初改补阙为左右司谏,掌讽谕规谏。元以后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权摄昭应,:「丹殿子司谏,赤县我徒劳。」
唐代.白居易.酬赠李炼师见招:「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
唐代.杜甫.送司马入京:「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
唐代.贾岛.喜姚郎中自杭州回:「东省期司谏,云门悔不寻。」
宋代.陆游.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二首游自七月病起蔬食止酒:「嗜酒步兵犹未达,拂衣司谏亦成忙。」
基本字义
司sī(ㄙ)
1、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司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2、官署名称:人事司。
3、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4、姓。
基本字义
谏(諫)jiàn(ㄐ一ㄢˋ)
1、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