脽上
基本解释
词条:『脽上』
拼音:shuí shàng
注音:ㄕㄨㄟˊ ㄕㄤˋㄕㄤˇ
解释:指汾阴脽。在今山西省。
古代诗词
唐代.李適適.汾阴后土祠作:「揽涕步脽上,登高见彼汾。」
两汉.无名氏.六州:「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
清代.吴文溥.入关马上作 其三:「当时祀脽上,佳气连黄屋。」
清代.杨深秀.齐镈诗为寻管香给谏作:「脽上后土祠,汉皇获鼎所。」
基本字义
脽shuí(ㄕㄨㄟˊ)
1、臀部:“厩马多肉尻脽圆。”
2、尾椎骨。
基本字义
上shàng(ㄕㄤˋ)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去,到:上街。
6、向前进:冲上去。
7、增加:上水。
8、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涂:上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拧紧发条:上弦。
12、登载,记:上账。
13、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其他字义
上shǎng(ㄕㄤˇ)
1、〔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