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鳞
基本解释
词条:『石鳞』
拼音:shí lín
注音:ㄕˊㄉㄢˋ ㄌ一ㄣˊ
解释:
1.河水流经石上激起的波纹。
2.碎石片。
古代诗词
宋代.方岳.满江红:「尽石鳞芜没,断烟衰柳。」
宋代.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扶舟减石鳞。」
宋代.赵汝廪.观石鱼:「预喜金穰验石鳞,○能免俗且怡神。」
明代.刘基.钓竿:「石鳞激水溪毛动,玉燕回翔竿尾重。」
近现代.陈独秀.杭州酷暑寄怀刘三沈二:「大火流金铁,微云皱石鳞。」
基本字义
石shí(ㄕˊ)
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指石刻:金石。
3、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姓。
其他字义
石dàn(ㄉㄢˋ)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基本字义
鳞(鱗)lín(ㄌ一ㄣˊ)
1、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鳞片。
2、鳞状的:鳞爪(zhǎo)。鳞波。鳞茎。鳞屑。鳞集(群集)。遍体鳞伤。鳞次栉比。
3、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鳞鸿(指“鱼雁”,即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