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仲
基本解释
词条:『四仲』
拼音:sì zhòng
注音:ㄙˋ ㄓㄨㄥˋ
解释:
1.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
2.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
古代诗词
唐代.令狐楚.句:「唯应四仲祭,使者暂悲嗟。」
基本字义
四sì(ㄙˋ)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基本字义
仲zhòng(ㄓㄨㄥˋ)
1、兄弟排行次序二:仲兄。仲弟。
2、在当中的: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仲裁(居间调停、裁判)。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