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事
基本解释
词条:『校事』
拼音:xiào shì
注音:ㄒ一ㄠˋㄐ一ㄠˋ ㄕˋ
解释:三国时魏﹑吴所置掌侦察刺探官民情事的官名。是皇帝或执政的耳目。吴也称校官。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醉眠曲:「不知校事白中圣,那惜门生嘲腹便。」
宋代.赵蕃.送邢大声宏音二首:「园林检校事,欠酒著诗陈。」
宋代.孔平仲.太守视新堂:「留心学校事,遇我在僚友。」
清代.祝廷华.二十叠前韵赠钱姻世叔翰五先生:「此间雠校事,部署若分衡。」
基本字义
校xiào(ㄒ一ㄠˋ)
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其他字义
校jiào(ㄐ一ㄠˋ)
1、比较:校场。
2、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基本字义
事shì(ㄕˋ)
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