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月
基本解释
词条:『十三月』
拼音:shí sān yuè
注音:ㄕˊ ㄙㄢ ㄩㄝˋ
解释:
1.指农历正月。
2.指殷商所置闰月。因其都放在岁末,故称。
精选例句
1、十三月凉—不才明月一轮凉意彻骨刀风猎猎灭灯烛垂眼眸。
2、莺歌这名字太艳了些,今日正是腊月十三,天上月亮圆得正好,你就叫十三月吧,我将你捡回来,此后你便跟着我。
3、方觉至夕暮见他撒手黄泉赴十指见血终见棺椁尘土笑拥住他枯骨人间十二月满莫留十三月孤眼合上。
4、这一段爱情,在开得最热烈的时候似凋零繁花,长不过十三月······。
古代诗词
清代.洪亮吉.十三月:「十三月,狼生貙。」
明代.申佳允.登刻凤楼怀李小有:「重来楼上问何期,日选十三月选五。」
基本字义
十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月yuè(ㄩㄝˋ)
1、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2、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3、按月出现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饼。月琴。
5、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