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病
基本解释
词条:『声病』
拼音:shēng bìng
注音:ㄕㄥ ㄅ一ㄥˋ
解释:指诗文声律上的毛病。做诗讲求韵律﹐探讨声病﹐始自南朝梁沈约等﹐至唐乃有此称。唐时以诗赋取士﹐常以此决定优劣取舍。
古代诗词
宋代.孙复.谕学:「既学便当穷远大,勿事声病淫哇辞。」
宋代.程公许.寿制使董侍郎:「更须度外物外外,声病未可拘豪英。」
宋代.金履祥.作深衣小传王希夷有绝句索和语:「莫把律诗较声病,圣贤工夫不此如。」
宋代.石介.安道登茂材异等科:「恢恢晃董策,迹遭声病落。」
宋代.刘克庄.病中九首:「炎官扇虐甚炰烹,忽听檐声病思清。」
基本字义
声(聲)shēng(ㄕㄥ)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2、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4、名誉:名声。
5、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基本字义
病bìng(ㄅ一ㄥˋ)
1、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病变。病危。病逝。病榻。病残。
2、缺点,错误:语病。通病。弊病。
3、损害,祸害:祸国病民。
4、不满,责备:诟病。
5、烦躁,担忧:“郑人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