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事
基本解释
词条:『十事』
拼音:shí shì
注音:ㄕˊ ㄕˋ
解释:
1.佛教指十个方面所造的善业﹑恶业。
2.特指"十恶"。
古代诗词
宋代.陈师道.木兰花/玉楼春:「十事违人常七八。」
唐代.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吴兢纂出升平源,十事分明铺在纸。」
宋代.黄庭坚.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
唐代.韩翃.寄赠虢州张参军:「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宋代.陆游.春雨:「人生十事九堪叹,春色三分二已空。」
基本字义
十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事shì(ㄕˋ)
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