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平
基本解释
词条:『廷平』
拼音:tíng píng
注音:ㄊ一ㄥˊ ㄆ一ㄥˊ
解释:见"廷尉平"。
古代诗词
宋代.郑刚中.避方寇五绝:「朝廷平日祗尊儒,文武於今遂两途。」
宋代.徐钧.周勃:「功成无罪付廷平,借援东朝始得生。」
明代.张宁.贺李用经得子效柏梁体:「廷平执法及乘舆,泗州推官夜治书。」
明代.杨荣.送吕少卿升常归省:「移官闽宪益驰声,政成超擢佐廷平。」
明代.薛瑄.大理汪寺副父母膺封:「贤郎更尽廷平职,还有回鸾下碧空。」
基本字义
廷tíng(ㄊ一ㄥˊ)
1、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廷。宫廷。廷杖。廷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廷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基本字义
平píng(ㄆ一ㄥˊ)
1、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2、均等: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3、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4、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5、治理,镇压:平定。
6、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7、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8、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9、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10、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11、姓。
12、〔平假(jiǎ)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13、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