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欃
基本解释
词条:『天欃』
拼音:tiān chán
注音:ㄊ一ㄢ ㄔㄢˊㄓㄢˋ
解释:彗星名。
古代诗词
唐代.孟郊.寒溪:「天欃徒昭昭,箕舌虚龂龂。」
明代.苏葵.过夔州八阵台:「每夜天欃犹避舍,当年汉贼欲何为。」
清代.陈祖绶.忆旧游 其三 十二夜月感作次韵:「未退尽天欃,筑成京观,盾墨愁磨。」
清代.苏镜潭.绝句 其五:「天欃出东南,乍乍吐妖芒。」
基本字义
天tiān(ㄊ一ㄢ)
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气候:天气。天冷。
4、季节,时节:冬天。
5、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6、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7、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基本字义
欃chán(ㄔㄢˊ)
1、〔欃枪〕彗星,如“天上欃欃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2、古书上说的檀一类的树:“欃檀木兰,豫章女贞。”
其他字义
欃zhàn(ㄓㄢˋ)
1、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