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锉
基本解释
词条:『土锉』
拼音:tǔ cuò
注音:ㄊㄨˇ ㄘㄨㄛˋ
解释:炊具,犹今之砂锅。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
宋代.释文珦.出游归隐:「啗柏自然闲土锉,制荷曾不费金鍼。」
宋代.方岳.用郑少傅韵题赵参政梅卷:「雪谷冰崖枯槁士,土锉无烟寒堕指。」
宋代.项安世.寄韩丈兄弟:「土锉晨炊饭,茅檐昼负暄。」
基本字义
土tǔ(ㄊㄨˇ)
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2、疆域:国土。领土。
3、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4、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不合潮流:土气。
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7、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9、姓。
基本字义
锉(銼)cuò(ㄘㄨㄛˋ)
1、用钢制成的磨钢、铁、竹、木等的工具:锉刀。钢锉。扁锉。
2、用锉磨东西:把铁条锉细。
3、古同“挫”,折伤,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