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刻
基本解释
词条:『铜刻』
拼音:tóng kè
注音:ㄊㄨㄥˊ ㄎㄜˋ
解释:指铜版画。
古代诗词
宋代.周必大.送汤相守绍兴二十韵:「铜刻新符兽,金涂旧印龟。」
宋代.宋庠.初倅襄阳郡事感而自咏三首:「处世儒宫井臼贫,偶怀铜刻逐观宾。」
基本字义
铜(銅)tóng(ㄊㄨㄥˊ)
1、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ch恥)(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铜铜”)。铜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基本字义
刻kè(ㄎㄜˋ)
1、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2、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刻。
3、时间: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4、形容程度极深: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5、不厚道: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6、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