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策
基本解释
词条:『廷策』
拼音:tíng cè
注音:ㄊ一ㄥˊ ㄘㄜˋ
解释:谓会试中式者,天子亲自策问于朝廷。
古代诗词
宋代.张栻.鹿鸣宴:「且看廷策三千字,为写平时畎亩忧。」
宋代.许应龙.和邹守鹿鸣宴:「朱轓指日归枫禁,廷策烦公具眼看。」
宋代.韩元吉.史十伯强浮沈市廛自号道人而笔力议论不可掩:「放怀风月真余事,好向朝廷策治安。」
明代.方孝孺.李白观瀑图:「朝廷策勋当第一,圭组不敢縻天人。」
明代.袁凯.送县学生顾立夫岁贡入京:「明廷策多士,岁贡有程度。」
基本字义
廷tíng(ㄊ一ㄥˊ)
1、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廷。宫廷。廷杖。廷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廷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基本字义
策cè(ㄘㄜˋ)
1、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鞭打:策马。鞭策。
3、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4、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5、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6、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7、杖:策杖。
8、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9、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10、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11、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