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更
基本解释
词条:『鼍更』
拼音:tuó gēng
注音:ㄊㄨㄛˊ ㄍㄥㄍㄥˋ
解释:指更鼓声。因鼍夜鸣与更鼓相应,故名。亦指战鼓声。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夏夜:「六尺筇枝膝上横,中庭岸帻听鼍更。」
元代.王逢.塞上曲(五首):「蜂午歊氛远,鼍更窟宅移。」
明代.杨慎.伯劳吟:「阶前停蚓笛,江上住鼍更。」
清代.项鸿祚.满江红三首 其二:「桑海换,蛟宫泣,城市远,鼍更涩。」
宋代.韩驹.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 其四:「我老倦随宫漏永,江南归去听鼍更。」
基本字义
鼍(鼉)tuó(ㄊㄨㄛˊ)
1、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鳞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亦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
基本字义
更gēng(ㄍㄥ)
1、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2、经历:少(shào)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3、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其他字义
更gèng(ㄍㄥˋ)
1、愈加,再:更加。更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