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纲
基本解释
词条:『台纲』
拼音:tái gāng
注音:ㄊㄞˊㄊㄞ ㄍㄤ
解释:指朝廷的纲纪。
古代诗词
宋代.徐鹿卿.水调歌头:「登车搅辔慷慨,风采肃台纲。」
唐代.苑咸.送大理正摄御史判凉州别驾:「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
宋代.赵崇璠.乌台古柏:「天挺孤姿培相业,风裁老干肃台纲。」
宋代.秦观.正仲左丞生日:「遂总台纲纪,常参国典刑。」
宋代.楼钥.林和叔侍郎龟潭庄:「入朝一冠御史豸,台纲振厉先光辉。」
基本字义
台(臺、檯、颱)tái(ㄊㄞˊ)
1、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量词:一台戏。
5、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姓。
7、桌子、案子:写字台。
8、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其他字义
台tāi(ㄊㄞ)
1、〔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字义
纲(綱)gāng(ㄍㄤ)
1、提网的总绳。
2、事物的关键部分:大纲。纲领。纲目。纲要(a.提纲;b.概要)。
3、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生辰纲。
4、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
5、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纲纪。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纲(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