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晕
基本解释
词条:『贴晕』
拼音:tiē yùn
注音:ㄊ一ㄝ ㄩㄣˋㄩㄣ
解释:
1.红色靶心。贴﹑晕均指靶心。
2.指泛现黄色。晕,谓色彩四周模糊。
古代诗词
宋代.林逋.射弓次寄彭城四君:「箭翎沉白雪,贴晕破微霞。」
宋代.方一夔.初夏杂兴四首 其一:「肥梅贴晕麦摇芒,四月山居取次凉。」
基本字义
贴(貼)tiē(ㄊ一ㄝ)
1、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贴金。粘贴。剪贴。
2、靠近,紧挨: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
3、添补,补助:补贴。津贴。倒(dào)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
4、同“帖”。
5、传统戏剧角色名:贴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
基本字义
晕(暈)yùn(ㄩㄣˋ)
1、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日晕。
2、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霞晕。墨晕。
3、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晕眩。晕车。眼晕。
其他字义
晕(暈)yūn(ㄩㄣ)
1、昏迷:晕倒。晕厥。
2、头脑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