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蜩螳

基本解释

词条:『蜩螳』

拼音:tiáo táng

注音:ㄊ一ㄠˊ ㄊㄤˊ

解释:见"蜩螗"。

古代诗词

明代.阮自华.后缓声歌(丙午都下感时作):「清琴发云韺,蜩螳如沸羹。」
元代.陆仁.忆别曲:「杨柳萧瑟鸣蜩螳,帖帖高翻雁南翔。」
明代.黎民表.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 其十五 啸斋:「蜩螳假翅鸣,真人息以踵。」

基本字义

tiáo(ㄊ一ㄠˊ)

1、古书上指蝉:蜩甲(蝉蜕)。世事蜩螗。

基本字义

táng(ㄊㄤˊ)

1、〔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如“螳螳捕蝉,黄雀在后”。俗称“刀螂”;简称“螳”,如“螳臂当车”(喻不自量力)。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国事蜩螗 蜩螗沸羹 螳臂当辙 螳臂当车 螳螂奋臂 螳臂挡车 螳螂捕蛇 螳螂拒辙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