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湫
基本解释
词条:『潭湫』
拼音:tán qiū
注音:ㄊㄢˊ ㄑ一ㄡㄐ一ㄠˇ
解释:深池。
古代诗词
宋代.章槱.千顷山:「迩来三十年,潭湫亦枯荻。」
宋代.李石.古柏二首:「铁鏁何当绊龙脚,夜深雷风卷潭湫。」
宋代.释文珦.夏雨应祷:「雷电发灵响,潭湫起飞龙。」
宋代.苏轼.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
宋代.孔武仲.彭泽县:「昔人有卷长绳投,系以南山之巨石,百尺不彻深潭湫。」
基本字义
潭tán(ㄊㄢˊ)
1、水深之处:深潭。泥潭。水潭。
2、深:潭渊。潭潭(宽深,宽大)。潭思(深思。亦作“覃思”)。
基本字义
湫qiū(ㄑ一ㄡ)
1、水潭:“南有龙兮在山湫”。大龙湫(瀑布,在中国浙江省雁荡山)。
2、凉:“湫兮如风”。
其他字义
湫jiǎo(ㄐ一ㄠˇ)
1、低洼:湫隘(低湿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