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镬
基本解释
词条:『汤镬』
拼音:tāng huò
注音:ㄊㄤㄕㄤ ㄏㄨㄛˋ
解释:
1.煮着滚水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用来烹煮罪人。
2.比喻痛苦的处境。
古代诗词
宋代.孔武仲.汴河汲井:「譬如坐汤镬,傍观冰玉冷。」
宋代.郭印.遂宁县道中路平日炽:「食鼎荷汤镬,舆衣蒙火裙。」
宋代.谢枋得.谢人惠米线:「汤镬海沸腾,玉龙自相扳。」
宋代.方回.题渊明归来图:「未必得鼎食,汤镬已烹汝。」
宋代.赵崇嶓.劝农:「犹惜人家有汤镬,攒眉终日为催科。」
基本字义
汤(湯)tāng(ㄊㄤ)
1、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2、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ēn)汤。
3、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4、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5、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6、姓。
其他字义
汤(湯)shāng(ㄕㄤ)
1、〔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湯)
基本字义
镬(鑊)huò(ㄏㄨㄛˋ)
1、锅:镬盖。
2、古代的大锅:鼎镬(常作为烹人的刑具)。镬亨(“亨”,同“烹”)。汤镬(古代酷刑,把人投入盛着沸水的锅中煮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