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竹
基本解释
词条:『潭竹』
拼音:tán zhú
注音:ㄊㄢˊ ㄓㄨˊ
解释:猫竹的别名。
古代诗词
唐代.储光羲.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楫浮空入夜溪。」
清代.魏源.三湘棹歌 资湘:「渔翁晒网鹭晒翅,一潭竹影涵鱼影。」
宋代.梅尧臣.斑竹管笔:「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明代.夏言.满江红 其二 次吕居仁韵:「北窗外,西潭竹。」
明代.方孝孺.扇:「青旗翠纛湘潭竹,宝刀纤纤破寒玉。」
基本字义
潭tán(ㄊㄢˊ)
1、水深之处:深潭。泥潭。水潭。
2、深:潭渊。潭潭(宽深,宽大)。潭思(深思。亦作“覃思”)。
基本字义
竹zhú(ㄓㄨˊ)
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