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子
基本解释
词条:『滩子』
拼音:tān zǐ
注音:ㄊㄢ ㄗˇ
解释:旧称以拉纤过险滩或将船上载的货卸下,待空船过滩后再装船为业的人。
古代诗词
宋代.范成大.爱雪歌:「棹夫披蓑舞白凤,滩子挽繂拖素虯。」
清代.屈大均.代景大夫舟自五屯所至永安州之作 其九:「石多滩子苦,舟小野人轻。」
明代.严嵩.题石滩卷:「吾爱石滩子,为赋石滩吟。」
基本字义
滩(灘)tān(ㄊㄢ)
1、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滩头。滩涂。河滩。海滩。盐滩。
2、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险滩。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