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坛
基本解释
词条:『太乙坛』
拼音:tài yǐ tán
注音:ㄊㄞˋ 一ˇ ㄊㄢˊ
解释:见"太一坛"。
古代诗词
唐代.顾况.宿昭应:「武帝祈灵太乙坛,新丰树色绕千官。」
宋代.白玉蟾.丹诗:「太乙坛前偃月炉,不消柴炭及吹嘘。」
明代.王叔承.宫词一百首(并序)(录五十首):「朝元阁上翠烟横,太乙坛前白露明。」
明代.张元凯.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千云裘拥五雷冠,祈雪霄开太乙坛。」
明代.吴维岳.祈雪斋居:「太乙坛开荐礼勤,省垣梧竹绝尘氛。」
基本字义
太tài(ㄊㄞˋ)
1、过于:太长。
2、极端,最:太甚。太平。
3、高,大:太空。太学。
4、很:不太好。
5、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基本字义
乙yǐ(一ˇ)
1、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
2、指代一方:甲方乙方。乙型脑炎。
3、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4、姓。
基本字义
坛(壇、罎)tán(ㄊㄢˊ)
1、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坛。地坛。登坛拜将。
2、用土堆成的平台:花坛。
3、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坛。法坛。
4、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坛。文坛。球坛。论坛。
5、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坛子。水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