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位
基本解释
词条:『台位』
拼音:tái wèi
注音:ㄊㄞˊㄊㄞ ㄨㄟˋ
解释:三公之位。指宰相。
古代诗词
唐代.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唐代.卢纶.送太常李主簿归觐省:「风景随台位,河山入障图。」
唐代.皮日休.太湖诗·孤园寺(梁散骑常侍吴猛宅):「可怜陶侍读,身列丹台位。」
唐代.温庭筠.和友人题壁:「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
宋代.辛弃疾.渔家傲:「到君合上三台位。」
基本字义
台(臺、檯、颱)tái(ㄊㄞˊ)
1、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量词:一台戏。
5、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姓。
7、桌子、案子:写字台。
8、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其他字义
台tāi(ㄊㄞ)
1、〔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字义
位wèi(ㄨㄟˋ)
1、所处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2、职务的高低:地位。职位。名位。
3、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4、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位。百位数。
5、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位。各位。几位客人。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