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荛
基本解释
词条:『苕荛』
拼音:tiáo ráo
注音:ㄊ一ㄠˊㄕㄠˊ ㄖㄠˊ
解释:传说中的鬼物。
古代诗词
明代.李攀龙.与刘宪使过子与大佛寺:「西湖斜日净风烟,北岭苕荛出半天。」
明代.李攀龙.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其一:「华顶苕荛四望开,正逢萧瑟气悲哉。」
明代.李攀龙.秋日村居 其三:「秋意长西北,苕荛望里分。」
宋代.刘一止.金陵:「人物风流自六朝,故山围国尚苕荛。」
明代.严嵩.下祝融宿南台寺:「山殿隐苕荛,禅灯照寂寥。」
基本字义
苕tiáo(ㄊ一ㄠˊ)
1、古书上指凌霄花。
2、〔苕子〕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羽状复叶,花紫色,可作绿肥。亦称“野豌豆”。
3、指苇子的花。
其他字义
苕sháo(ㄕㄠˊ)
1、〔红苕〕甘薯的别称。
基本字义
荛(蕘)ráo(ㄖㄠˊ)
1、柴草,割柴草:行牧且荛。
2、采柴草的人: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后多指在野之士)。荛竖。
3、“芜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