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食
基本解释
词条:『退食』
拼音:tuì shí
注音:ㄊㄨㄟˋ ㄕˊㄙˋ一ˋ
解释: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朱熹集传:"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
3.归隐;退休。
4.食量减退;不进食。
5.见"退鱼"。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栽松二首:「饥饱进退食,寒暄加减衣。」
唐代.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唐代.杜甫.题省中院壁:「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
唐代.杜甫.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
唐代.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基本字义
退tuì(ㄊㄨㄟˋ)
1、向后移动,与“进”相对:退步。退路。退却。退让。倒退。
2、离开,辞去:退席。退伍。退职。退休。引退。
3、送还,不接受,撤销:退还。
4、脱落:退色。退毛。减退。
5、和柔的样子:退然。
6、迟缓,畏缩:“求也退”。
基本字义
食shí(ㄕˊ)
1、吃:食肉。食欲。
2、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其他字义
食sì(ㄙˋ)
1、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其他字义
食yì(一ˋ)
1、用于人名: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