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溪
基本解释
词条:『檀溪』
拼音:tán xī
注音:ㄊㄢˊ ㄒ一
解释:古溪名。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因汉末时刘备骑的卢马跃渡脱险而闻名。
古代诗词
唐代.胡曾.咏史诗·檀溪:「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到檀溪。」
唐代.陆龟蒙.和袭美寒日书:「茅洞烟霞侵寤寐,檀溪风月挂樵渔。」
唐代.卢照邻.酬张少府京之:「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沉。」
唐代.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唐代.孟浩然.檀溪寻故人:「一作檀溪寻古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
基本字义
檀tán(ㄊㄢˊ)
1、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2、浅绛色:檀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3、〔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4、〔紫檀〕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5、姓。
基本字义
溪xī(ㄒ一)
1、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山溪。清溪。溪水。溪涧。溪谷。溪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