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制
基本解释
词条:『台制』
拼音:tái zhì
注音:ㄊㄞˊㄊㄞ ㄓˋ
解释:台省的规章制度。
古代诗词
元代.王恽.喜迁莺 题圣姑:「年人相与馆仙于博陵城,台制甚宠丽。」
宋代.吴芾.和鲁漕喜雨二首:「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
宋代.王洋.去秋过吴江臞翁园亭追作:「无穷宇宙规模远,出格池台制度宽。」
明代.孙承恩.借韵赠桂翁介翁二老:「赞佐时几多暇豫,伫承台制颂龙池。」
基本字义
台(臺、檯、颱)tái(ㄊㄞˊ)
1、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量词:一台戏。
5、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姓。
7、桌子、案子:写字台。
8、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其他字义
台tāi(ㄊㄞ)
1、〔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字义
制(製)zhì(ㄓˋ)
1、规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2、限定,约束,管束: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
3、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4、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
5、古代帝王的命令:制诰。
6、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7、造,作: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