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篆
基本解释
词条:『檀篆』
拼音:tán zhuàn
注音:ㄊㄢˊ ㄓㄨㄢˋ
解释:檀香燃着的烟缕。
古代诗词
宋代.李之仪.千秋岁:「檀篆灭。」
宋代.释正觉.保福萃长老写师像求赞:「檀篆香消默无语,乌藤相伴倚绳床。」
清代.项鸿祚.恋绣衾:「漏残酒醒灯半昏,被池寒,檀篆自熏。」
宋代.华镇.雪中寄徐主簿:「遥羡风流栖枳客,一焚檀篆达诚虔。」
宋代.华镇.送湖南提举梁朝散:「檀篆金为鼎,榴花玉作觞。」
基本字义
檀tán(ㄊㄢˊ)
1、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2、浅绛色:檀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3、〔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4、〔紫檀〕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5、姓。
基本字义
篆zhuàn(ㄓㄨㄢˋ)
1、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篆体。篆书。
2、书写篆字:篆额。
3、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篆刻。摄篆。次篆。台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