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帚
基本解释
词条:『诵帚』
拼音:sòng zhǒu
注音:ㄙㄨㄥˋ ㄓㄡˇ
解释:《分别功德论》卷五﹕"此比丘精神疏钝﹐佛教使诵扫帚。得帚忘扫﹐得扫忘帚。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惟曰﹕帚者篲﹐扫者除﹔篲者即喻八正道﹐粪者三毒垢也﹐以八正篲扫三毒垢﹐所谓扫帚义﹐正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得阿罗汉道。"后因以"诵帚"比喻反复诵习﹐一朝警悟。
古代诗词
宋代.释重顯.送小师元楚:「毋厚弁之夺席,毋蒲愚之诵帚。」
宋代.饶节.晁以道赠杨中立诗有谈禅诋毁之语盖以讽予因用其韵解嘲且开之云:「诵帚忘苕解成道,可怜楚些漫沉湘。」
宋代.释居简.宥蚁:「咄哉诵帚儿,轻儇真少恩。」
基本字义
诵(誦)sòng(ㄙㄨㄥˋ)
1、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诵读。背诵。诵诗。
2、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3、诗歌:作诵(作诗)。
4、怨谤。
基本字义
帚zhǒu(ㄓㄡˇ)
1、扫除尘土、垃圾的用具:扫帚。笤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