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耳
基本解释
词条:『俗耳』
拼音:sú ěr
注音:ㄙㄨˊ ㄦˇ
解释: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县斋读书:「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宋代.黄庭坚.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聊持不俗耳,静听无弦琴。」
宋代.陆游.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唐代.李咸用.览友生古风:「不是钟期听,俗耳安能别。」
宋代.苏轼.虞美人:「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基本字义
俗sú(ㄙㄨˊ)
1、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基本字义
耳ěr(ㄦˇ)
1、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2、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3、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4、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6、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