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云
基本解释
词条:『朔云』
拼音:shuò yún
注音:ㄕㄨㄛˋ ㄩㄣˊ
解释:
1.朔方﹑云中二郡的并称。
2.北方的云气。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衔):「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唐代.贯休.古塞上曲七首:「朔云含冻雨,枯骨放妖光。」
唐代.顾非熊.雁:「逐暖来南国,迎寒背朔云。」
唐代.韩休.奉和御制平胡:「叠鼓摇边吹,连旌暗朔云。」
宋代.黄公绍.喜迁莺:「朔云解识花意,遮断疏狂蝶粉。」
基本字义
朔shuò(ㄕㄨㄛˋ)
1、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2、始:“皆从其朔”。
3、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基本字义
云(雲)yún(ㄩㄣˊ)
1、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3、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4、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