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肪
基本解释
词条:『熊肪』
拼音:xióng fáng
注音:ㄒㄩㄥˊ ㄈㄤˊ
解释:即熊白。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东山:「驰酥鹅黄出陇右,熊肪玉白黔南来。」
宋代.陆游.秋晴欲出城以事不果:「瀼西黄柑霜落爪,溪口赤梨丹染腮,熊肪玉洁美香饭,鮓脔花糁宜新醅。」
宋代.苏辙.筠州二咏 牛尾狸:「松薪瓦甑烝浮浮,压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俦。」
宋代.陆游.东山:「驼酥鹅黄出陇右,熊肪玉白黔南来。」
基本字义
熊xióng(ㄒㄩㄥˊ)
1、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熊胆(熊的胆,可入药)。熊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2、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熊。
3、姓。
基本字义
肪fáng(ㄈㄤˊ)
1、厚的脂膏,特指动物腰部肥厚的油: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