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君
基本解释
词条:『嗣君』
拼音:sì jūn
注音:ㄙˋ ㄐㄨㄣ
解释:
1.继位的国君。
2.称皇太子为嗣君。
3.称别人的儿子。
古代诗词
唐代.贾至.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太皇时内禅,神器付嗣君。」
唐代.元结.闵荒诗:「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
宋代.曾觌.柳梢青:「劝醁醑、更酬嗣君。」
宋代.邓肃.贺梁溪李先生陪右府:「嗣君匹马诣行营,朕躬有罪非君父。」
宋代.陈普.孟子·放太甲:「嗣君可到先王墓,为问南巢事若何。」
基本字义
嗣sì(ㄙˋ)
1、接续,继承:嗣后(以后)。嗣岁(来年)。嗣响(继承前人之业,如回声之相应)。嗣徽(继承先人的美德、声誉)。
2、子孙:后嗣。嗣子。
基本字义
君jūn(ㄐㄨㄣ)
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
2、古代的封号: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3、对对方的尊称:张君。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