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伏
基本解释
词条:『缩伏』
拼音:suō fú
注音:ㄙㄨㄛㄙㄨˋ ㄈㄨˊ
解释:畏缩屈服。
古代诗词
宋代.王令.同孙祖仁王平甫游蒋山作:「岂无当时人,缩伏岩下庐。」
宋代.王令.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小戎何为尚缩伏,久滞公斧血不滋。」
宋代.王令.赠别晏樊父太祝:「缩伏蒿莱听命沉,旧房孤剑铁尘侵。」
基本字义
缩(縮)suō(ㄙㄨㄛ)
1、向后退,往回收:退缩。畏缩。缩手(喻不敢再做下去)。缩手缩脚(喻做事顾虑多,不大胆)。
2、由大变小,由长变短:收缩。伸缩。压缩。缩减。缩小。缩编。缩微(指利用照相技术等把文字图像缩成极小的胶卷复制品)。
3、捆束:“缩版以载”。
4、直,理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5、滤酒去渣:缩酒。
其他字义
缩(縮)sù(ㄙㄨˋ)
1、〔缩砂密〕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棕色,亦称“缩砂”。种子入中药,称“砂仁”。
2、(縮)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