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貔
基本解释
词条:『熊貔』
拼音:xióng pí
注音:ㄒㄩㄥˊ ㄆ一ˊ
解释:熊和貔。比喻勇猛的将士。
古代诗词
宋代.郑獬.还汪正夫山阳小集:「二十四仗驱熊貔,长殳阔剑梢魍夔。」
明代.何允泓.陆尚书完朱中丞纨:「故乡开制府,熊貔亘阡陌。」
元代.王逢.舟过吴门感怀(二首):「跃马横戈东楚陲,据吴连越万熊貔。」
宋代.郑清之.和德夫治中林宗谕雪诗简黄制卿:「斋坛将祷肃熊貔,一缕忱恂六出奇。」
明代.张璨.韩世忠湖上骑驴图:「神州难复旧山河,散尽熊貔事讲和。」
基本字义
熊xióng(ㄒㄩㄥˊ)
1、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熊胆(熊的胆,可入药)。熊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2、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熊。
3、姓。
基本字义
貔pí(ㄆ一ˊ)
1、〔貔子〕即“黄鼬”。
2、〔貔貅〕a.传说中的一种猛兽;b.喻勇猛的军士或军队,如“貔貔之士”。
3、〔貔虎〕喻勇士或勇猛的军队。
4、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似熊,一说似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