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腮鲈
基本解释
词条:『四腮鲈』
拼音:sì sāi lú
注音:ㄙˋ ㄙㄞ ㄌㄨˊ
解释:鲈鱼的一种,松江名产,本名松江鲈。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有四腮,故称。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记梦:「团脐霜蟹四腮鲈,樽俎芳鲜十载无。」
宋代.陆游.秋日郊居:「车荡比邻例馈鱼,流涎对此四腮鲈。」
宋代.李曾伯.沁园春:「八跪蟹肥,四腮鲈美,客有可人招不来。」
元代.吴镇.渔父 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千尺浪,四腮鲈。」
宋代.周弼.浣沙秋日五首:「料得故园分社酒,小苞青橘四腮鲈。」
基本字义
四sì(ㄙˋ)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基本字义
腮sāi(ㄙㄞ)
1、面颊的下半部,脸的两旁(亦称“腮帮子”):腮颊。腮腺(两耳下部的唾液腺)。
基本字义
鲈(鱸)lú(ㄌㄨˊ)
1、〔鲈鱼〕体侧扁,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为常见的食用鱼类。
2、(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