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垂
基本解释
词条:『朔垂』
拼音:shuò chuí
注音:ㄕㄨㄛˋ ㄔㄨㄟˊ
解释:泛指西北边远地区。
古代诗词
明代.俞允文.送叶伯寅游南都:「北眺穷朔垂,东瞻越江涛。」
宋代.晁补之.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李侯此笔良已奇,我闻李侯家朔垂。」
明代.李攀龙.送历城李明府入计:「君王受计当天下,月朔垂衣出禁中。」
魏晋.陆云.答兄平原诗:「多我遘悯,振荡朔垂。」
基本字义
朔shuò(ㄕㄨㄛˋ)
1、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2、始:“皆从其朔”。
3、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基本字义
垂chuí(ㄔㄨㄟˊ)
1、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
2、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垂怜。垂询。
3、传下去,传留后世:垂范。永垂不朽。
4、接近,快要: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