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笼
基本解释
词条:『丝笼』
拼音:sī lóng
注音:ㄙ ㄌㄨㄥˊㄌㄨㄥˇ
解释:
1.古代上元节特制的一种食品。
2.指鸟笼。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往在:「赤墀樱桃枝,隐映银丝笼。」
唐代.皮日休.重玄寺双矮桧:「扑地枝回是翠钿,碧丝笼细不成烟。」
唐代.裴夷直.杨柳枝词:「已作绿丝笼晓日,又成飞絮扑晴波。」
唐代.王维.敕赐百官樱桃(时为文部郎):「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唐代.翁承赞.柳:「玉句阑内朱帘卷,瑟瑟丝笼十二楼。」
基本字义
丝(絲)sī(ㄙ)
1、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2、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3、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4、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丝不差。一丝笑容。
5、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6、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基本字义
笼(籠)lóng(ㄌㄨㄥˊ)
1、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笼。熏笼。
2、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笼。鸟笼。蝈蝈笼。
3、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笼。牢笼。
4、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笼屉。蒸笼。
5、泛指包络之物:笼头。
其他字义
笼(籠)lǒng(ㄌㄨㄥˇ)
1、较大的箱子:箱笼。
2、遮盖,罩住:笼罩。烟笼雾罩。
3、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