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食
基本解释
词条:『四食』
拼音:sì shí
注音:ㄙˋ ㄕˊㄙˋ一ˋ
解释:佛教称食有四种:一﹑段食;二﹑触食;三﹑思食;四﹑识食。或称:段食﹑更乐食﹑念食﹑识食。见《法苑珠林》卷一一八。
古代诗词
宋代.舒岳祥.谢达善见惠碧桃古体:「三食换仙骨,四食凌飞霞。」
宋代.徐侨.张家渡买鱼:「行水登舟喜动色,几月乃得三四食。」
宋代.方回.赠李得甫寄拙轩:「善宦司马安,四食九卿禄。」
清代.姚范.题欧舫新诗时届季冬栖息三慧庵相约蔬食习养生之术余未克赴也 其二:「何处解脱食,不揽四食味。」
基本字义
四sì(ㄙˋ)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基本字义
食shí(ㄕˊ)
1、吃:食肉。食欲。
2、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其他字义
食sì(ㄙˋ)
1、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其他字义
食yì(一ˋ)
1、用于人名: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