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理
基本解释
词条:『司理』
拼音:sī lǐ
注音:ㄙ ㄌ一ˇ
解释:
1.执法;主管狱讼刑罚。
2.官名。五代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掌刑法。宋太祖以为刑狱人命所系,当选士流任之。开宝六年秋,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掌狱讼勘鞠之事,不兼他职。元废。明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
3.主持;掌管。
4.管事;董事。
古代诗词
唐代.权德舆.伏蒙十七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司理因旷职,曲台仍礼神。」
明代.王世贞.四十咏 其三十三 徐司理桂:「司理宦不达,遂作身后计。」
清代.彭孙遹.一剪梅•答贻上饷酒:「司理扬州。」
近现代.金天羽.扬州怀古:「渔洋早年作司理,冶春禊事红桥修。」
明代.李英.得王使君裕参书却寄三首 其二:「量移诏下趋东郡,司理扶风第一人。」
近义词:经理
基本字义
司sī(ㄙ)
1、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司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2、官署名称:人事司。
3、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4、姓。
基本字义
理lǐ(ㄌ一ˇ)
1、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4、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6、古代指狱官、法官。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