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薯莨

基本解释

词条:『薯莨』

拼音:shǔ làng

注音:ㄕㄨˇ ㄌㄤˋㄌ一ㄤˊ

解释:植物名。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具块茎,外紫黑色,内为棕红色,煮汁染丝绢为薯莨绸,也称拷绸。也可染棉﹑麻织物和鱼网﹑渔衣等,使利水耐用。

古代诗词

清代.周岸登.水龙吟 其一 诸迟菊捶琴词赋桐绵,不减坡仙杨花,借其韵赋木棉绒:「午枕欹云,桃笙敷越,薯莨休点。」

基本字义

shǔ(ㄕㄨˇ)

1、〔薯莨〕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有缠绕茎,地下块茎,可用来染棉、麻织品;b.这种植物的果实。

2、〔薯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块根为圆柱形,可食。通称“山药”。

3、〔甘薯〕a.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匍匐地面。块根可食,亦可制糖和酒精;b.这种植物的块根。均通称“红薯”、“白薯”;亦称“番薯”、“山芋”、“地瓜”、“红苕”。

4、〔马铃薯〕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可食;b.这种植物的块茎。均亦称“土豆儿”、“山药蛋”、“洋芋”。

基本字义

làng(ㄌㄤˋ)

1、〔莨菪〕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块状,叶互生,长椭圆形。种子和根茎、叶均可入药。

其他字义

liáng(ㄌ一ㄤˊ)

1、〔薯莨〕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块茎含有胶质,可用来染棉、麻织品,如“莨莨绸”(亦称“香云纱”、“拷纱”)。

相关汉字

更多汉语词典: 庶工 歆美 数说 恟骇 水楗 蟹粉 修箭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