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讲
基本解释
词条:『俗讲』
拼音:sú jiǎng
注音:ㄙㄨˊ ㄐ一ㄤˇ
解释:唐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
古代诗词
明代.徐威.清明日用杜子美先生清明诗韵写事:「鞦韆旧俗讲堂东,稚子相呼我半聋。」
基本字义
俗sú(ㄙㄨˊ)
1、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基本字义
讲(講)jiǎng(ㄐ一ㄤˇ)
1、说,谈:讲话。讲叙。
2、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讲说。讲学。讲武。讲演。讲义。讲师。讲坛。
3、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讲求。讲团结。
4、和解:“而秦未与魏讲也”。
5、商量,商议:讲价儿。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