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仪
基本解释
词条:『司仪』
拼音:sī yí
注音:ㄙ ㄧˊ
解释:
1.官名。《周礼.秋官》有司仪,负责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齐有司仪署,隋唐因之,属鸿胪寺,掌凶礼丧葬之事。宋以后不设。明代之司仪主管陈设引奏礼仪,清废。参阅《通典.职官八》﹑《明史.职官志三》。
2.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3.谓举行典礼或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
精选例句
1、人生宛若庆祝节日或从事送葬的行列,人人各就其位,在司仪长的指挥下关进。
2、褚爱国对这没溜的司仪颇为不满意,骂道:你还有没有好话了?那他妈谁愿意?褚桓面无表情地轻声说:爸爸,那恐怕就由不得你了。
3、皇帝的重要性轻如鸿毛,真正重要的不过是司仪传诵的那一片纸张罢了。
4、提到他钦点传闻中得宠的崔建邦拍档任司仪?
5、当司仪长长地唱拜──时,你深深跪下,眼泪决堤。
古代诗词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
唐代.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
南北朝.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五:「逡巡揖让诏司仪。」
明代.陆深.经筵词二十首 其八:「司仪起案双双过,御榻前头取次供。」
清代.陈宝琛.泗里末谒孔子庙:「司仪徕学子,陪祭逮牙郎。」
基本字义
司sī(ㄙ)
1、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司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2、官署名称:人事司。
3、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4、姓。
基本字义
仪(儀)yí(一ˊ)
1、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3、礼物:贺仪。谢仪。
4、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5、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姓。
中英翻译
翻译:emcee; master of a ceremonies or a propramme; officiate
emcee*['em'si:]
n. 司仪, 主持人
vt. 担任...主持人, 主持
officiate*[ә'fiʃieit]
vt. 执行, 司仪, 担任(体育比赛)裁判
vi. 主持宗教仪式, 行使职务